医学院简介

    医学院前身是建于1952年的酒泉专区人民卫生院卫生人员训练班,1958年9月迁往张掖,改建成立“张掖医学院”,大专层次,县级建制,1959年7月更名为“张掖卫生学校”,中专层次。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。2014年3月,经教育部、甘肃省政府批准,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整体并入河西学院后成立河西学院医学院,设三系一部一附属医院,系部下设15个教研室。

    2020年学校机构改革,撤销医学院系部,三办合并,学院管理由三级向二级转变。

    学院现有医学影像技术、药学、康复治疗学、针灸推拿学、医学检验技术5个本科专业;临床医学、中医学、口腔医学3个专科专业。现有在校生2613人,其中本科生1732人(含专升本420人),专科生881人。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%以上。

    现有教职工148人,在编139人,非编9人;其中,正高职称12名,副高职称49人,中级职称62人,初级25人;博士14人(含在读2人),硕士69人(含在读4人)。省级重点学科1个,省级特色专业1个,省级教学团队1个,省级教学名师1名。教师和学生多次在全国及省级教学比赛和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奖。近年来,学院教师主参编教材、教学参考书及专著156部,发表论文739篇(其中SCI、CSCD、北大核心期刊9篇)、承担校级以上科研项目39项。2024年度教师发表或参与论文37篇,其中SCI1篇、北大核心及以上论文2篇;5名教师指导14名学生发表7篇论文。申报教育厅2024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8项,立项2项;申报2024年国自然7项,立项1项;申报2024年甘肃省科技厅项目23项,立项3项;申报、立项河西学院校长基金项目8项;申报河西学院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4项;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5项,立项20项。26人次获优秀论文、技能竞赛、创新大赛、优秀指导老师、优秀班主任、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;学生参与河西学院第十四批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34项,十三届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9项,河西学院“挑战杯”竞赛培育项目2项。

    医学院占地面积269亩,教学用房5.75万平方米,实验实训室148间,面积3万多平方米,拥有教学仪器设备6479台(件),总价值6482余万元。人体生命科学馆筹建于2016年,2018年建成使用,总建设面积约1200平方米,标本1200件。医学院图书馆1.4万平方米,纸质藏书4万余册。

    以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为中心,建立了以2所直属附属医院、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、40多家教学实习医院的临床教学与实习基地群。

    学院曾被教育部、卫生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护理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;被甘肃省卫生厅确立为“全科医学”培训基地和“乡村医生”专科学历培训基地。

    医学院党委设教工第一党支部、教工第二党支部、教工第三党支部、教工第四党支部、教工第五党支部5个教工党支部和3个学生党支部。现有党员167人,其中,教职工党员75人,学生党员92人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截止2025226日)